2025-08-27----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娇 8月26日,江苏省公布2025年上半年特级技师评选结果,全省新增26名特级技师,其中3位来自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这三位特级技师分别是加工车间数控工程师汪原胜、车身车间试装组特级钳工徐志锋和电池车间维修工段长王磊。他们不仅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还通过“师带徒”“工作室”等机制实现技艺传承,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注入持续创新的动力。
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特级技师,汪原胜在生产一线年。他早年从最基础的数控车床操作起步,凭借刻苦钻研先后掌握了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镗铣专机等百余台设备的操作与编程技能,成为同时精通西门子、发那科、三菱等多种数控系统的技术专家。作为工作室带头人,他累计培养出11名高级技师和技师,真正的完成了从“工”到“师”的跨越。“获评特级技师,是对我近30年坚守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汪原胜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帮他们少走弯路,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培养更多生力军。
在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电池车间,王磊正专注检测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作为主要是做设备维修工作的专业方面技术骨干,他自2007年加入公司以来,先后参与并主导了MG罗孚566、NSE和SGE发动机装配线、新能源电池PHEV模组和NE1X等多个重点项目的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为生产稳定与效率提升作出显著贡献。这十多年间,他牵头完成了170余项设备优化和370余项智能防错改进,在设备维修中成功突破高压充放电设备效率瓶颈,将工序节拍提升146%,大幅度降低故障率。谈及此次获评特级技师,王磊说:“这份荣誉属于整个团队。现在新能源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一定要不停地改进革新,才能跟上行业发展步伐。我将继续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为‘南京智造’电池技术走向全国贡献力量。”
同样扎根生产一线载的徐志锋,是车身试装领域的“老师傅”。他凭借一双“金手”,解决了多款车型四门铰链尺寸一致性、后盖与侧围间隙匹配等行业难题。经他优化过的30余项关键工艺,年均创造经济效益超百万元。尽管荣誉等身,徐师傅仍坚持每日下车间带徒弟,他说:“一把锉刀、一支胶枪,看起来简单,背后却是毫米之间的艺术。” “获得特级技师称号,让我更加坚信‘手艺永不过时’。”徐志锋感慨,“虽然现在自动化程度慢慢的升高,但人的经验和判断仍然是无法替代的。我会继续坚守一线多年积累的‘手感’和‘眼力’传给年轻人。”
截至目前,南京特级技师总数已达30人。市人社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下一步全市人社部门将围绕服务产业与促进就业,全面推广技能人才“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进一步健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体系,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引导更多劳动者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制造强市”战略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这些特级技师的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南京制造业转型浪潮下的工匠精神,也为留学趋势带来了新的启示。在全球化背景下,留学生比例上升,国际教育竞争力日益增强。这些特级技师的经验和技能,是否能为海外留学的学生们提供更多实际应用的机会?面对电动车续航大幅度的提高,你是否更倾向于新能源车型?未来,这些技术能否为留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选择?
你认为南京汽车集团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型会对全世界汽车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场技术革新是否会改变未来的汽车市场格局?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