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记者从杭州庆春路文化用品商场管理方处证明,这个陪同杭州人31年的商场将于年末歇业。
杭州庆春路文化用品商场于1994年9月18日开业,尽管商场规模并不巨大——只要100多个舱位,但它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与开展。
许多杭州人儿时的记忆里都会有这么一幅场景:周末去庆春路文化用品商场闲逛,买一堆杂七杂八的文具,簿本、笔、贴画等,最终买一个老头葱包桧,吃得嘴角都是甜甜的酱汁才觉得满意。
据钱江晚报此前报导,1992年庆春路改造,燕子弄就规划了一个商场,原本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农贸商场,后来生意欠好,就改成了文化用品商场。
在其时的杭州,这是第一家文化用品商场。“真的是人挨着人。基本上以零售的为主,那时分的杭州没那么多文具店,要买办公用品、学习用品都要到这儿,多远都会骑车到这儿买。并且,单位批发,途径也是在这儿。”老杭州人说。
不过跟着消费方法的改动,商场也在发生着改变。来逛的人慢慢地少,商铺也关了不少。2021年,一度传出商场要关门的音讯。
这次真的要说再见了。商场与各位运营户签定的租借合同将于2025年12月31日届满,到时不再处理续签手续。
接近开学,本该是文具商场相对热烈的时分,但记者地点的1小时内,这儿只看到一组顾客。并且商场有近一半铺面的卷帘门紧锁,开着的铺面装饰也不甚精美,透着一股陈腐的气味。
“现在便是不大有人来的。”黄阿姨的铺面接近出入口,铺面尽管不大,产品可谓琳琅满目——笔记本、圆珠笔、文件夹、卡套、乒乒球等包罗万象。
关于人流少,她早就见怪不怪了。“现在电商的确便利,许多人不会为了文具专门跑一趟。并且线下途径也许多,街边有小店,商场有名创优品。”
但黄阿姨随后又解说,“做了十多年了,咱们积累了一批老客户。并且这儿毕竟是市中心,偶然仍是会有逛街的市民路过……”关于商场管理方关店的决议,黄阿姨有点怅惘,她表明,将一向运营至商场关门。
另一侧,王大姐按计算器的手一直没停下来。“咱们首要做的是公司客户,价格和服务到位了,生意仍是有得做,仅仅赢利薄一点。”
关于店肆搬家,她没太多不适。“现在杭州有不少商场空置,租个铺子其实不是什么难事,客源才是最重要的。”她说。